12月16日,以“發揮中醫特色優勢 筑牢個人防護屏障”為主題的專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在線上舉辦。本次活動邀請到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三部六病研究室主任、北京三部六病中醫研究院院長馬文輝,山西省中醫院風濕病科副主任周曉莉,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名中醫工作室主任彭濤,國醫大師呂景山教授弟子、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醫學分會三部六病組委會常務委員王俊鋒,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醫學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北京三部六病中醫研究院副院長鄭書誼五位專家作分享交流,旨在為大眾在新的疫情形勢下做好防護開出“良方”,為全民健康保駕護航。
▲馬文輝
“中醫的發展史是一部與流行病、傳染病抗衡的斗爭史,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在時間長河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不斷發展壯大,可以說中醫藥在流行病、傳染病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瘪R文輝表示,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是一部中醫藥應對流行病、傳染病的專著,開創了傳染病“理法方藥”的治療體系,并形成了諸多經典的有效名方,也為后世提供借鑒參考。同時中醫藥的作用已不僅僅是預防,更重要的是要幫助患者更快緩解病痛。在“新冠疫情常態化”大環境下,我們每個人不可能將自己孤立起來,因而內養正氣外避邪氣、提高自身抗病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養正氣可從飲食、運動等方面著手,其次要擁有良好的心態,莫要產生恐慌等。避邪氣則是要求我們少聚集、戴好口罩、勤消毒,并做好疫苗接種等。
▲周曉莉
風濕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統的失調,加之使用一些藥物抑制免疫和炎性反應,因而患者對病原體的防御抵抗能力較低,且風濕免疫性疾病與新冠疫情患者癥狀有部分相似,那么新疫情形勢下,風濕患者該何去何從呢?周曉莉表示,風濕免疫病患者要避免恐慌,樹立信心,保持心情舒暢,勞逸結合,適量運動;要按時服藥,按時監測,積極控制原發??;同時要注重飲食均衡,葷素、粗細搭配,清淡飲食基礎上適量補充高蛋白,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及油膩食物等。此外風濕免疫病患者的新冠感染風險更高,預后更差,基于此,與相同年齡和性別的普通人群相比,應優先考慮對成人風濕免疫病患者進行疫苗接種,在接種疫苗時應首先接種滅活疫苗,慎重考慮接種其他類型疫苗等。
▲彭濤
"中醫治病是通過調整人的狀態,改變人體環境來辨證施治。出現什么癥狀,只需要把這些癥狀改善,機體免疫力便可恢復正常。"在解讀新冠患者發熱期中成藥的使用時,彭濤如是說。他表示,此輪新冠疫情屬于一種急性熱病,有著三大特點:一是外感癥狀非常嚴重,高熱身痛;二是內熱損耗機體免疫力,引發咳嗽咽痛等癥狀;三是濕氣過重陽氣受損,引發嘔吐腹瀉等癥狀。中醫與免疫有天然的聯系,正確合理地使用中成藥可以保持自身平衡,維持機體健康。對普通人群而言,發熱期可采用小柴胡顆粒、藿香正氣液和蓮花清瘟膠囊,若蓮花清瘟不好買,可選用苦甘顆粒代替。同時我們要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以樂觀豁達的心態獲取科學的知識和信息,筑牢個人防護屏障。
▲王俊鋒
“面對防治新冠的新常態,每一個有心人都會發現同樣的外感邪氣等因素,有的人發病,有的人不發病,有的人發為輕癥,有的人發為重癥?!蓖蹩′h就如何通過外治法提高自身免疫力作了分享交流。他表示,應對目前情況,居民應做到“形勞而不倦,心安而不懼”,采用“避風、防寒、握固、正心、正德”的醫治方式,當風門氣最容易受風的部位出現項背不適應,可及時用干毛巾快速搓熱頸椎祛寒祛風,在夾脊穴,通督脈,身柱穴、至陽穴、命門穴艾灸或貼敷姜片或貼敷發熱貼可提高身體衛氣的抗病能力,每日掐少府兩到三次對全身氣血尤其是上焦氣血阻滯不通之處具有疏通氣血解除痹結的功效,通過檢驗身體抗病能力,提高自身覺醒覺悟,規范自我生活節奏,我們每個人都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鄭書誼
“普通人群預防服用代茶飲為生黃芪9g、金銀花5g、廣藿香3g,每日一劑。容易體虛感冒、自汗惡風者預防服用為玉屏風顆粒,每次5克,一天三次?!编崟x就中醫保健如何保護青少年身體健康的問題,從藥物干預和非藥物療法干預兩個方面做了具體解讀。他表示,兒童和青少年應以非藥物療法干預為主提高自身免疫力。他們可以適度學習太極拳、八段錦等功法鍛煉;學習按揉合谷穴、風池穴、揉擦迎香穴等穴位并且要每日三餐規律進食,保證谷類、優質蛋白質類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攝入量,多飲水確保飲食有節;作息規律,夜臥早起,保障充分睡眠做到起居有常;或根據個人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法保證勞逸有度;保持愉快心情,切勿發怒,順應自然規律,不厭長日,精神外向,對外界事物保持濃厚的興趣,使氣機宣暢,通泄自如以達情志暢達。
活動期間,與會專家還就“三部六病”學說具體的干預方案、中醫藥有效預防風濕患者感染的方法、核酸快速轉陰的中醫治療方式、快速緩解咳嗽發熱等癥狀的穴位治療方法、青少年增強自身免疫力的舉措等話題與媒體記者互動。本次活動由山西省科協主辦,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北京三部六病中醫研究院承辦。
?
?